大型企業開路,中小型企業快速成長并形成規模化經營,是日本玻璃鋼漁船產業順利發展的成功經驗;此外,日本的資金補助及低息貸款制度也是其玻璃鋼漁船發展的巨大推力。這些都值得中國借鑒。
我國漁業正值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階段,作為漁業裝備的漁船產業更需要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國先后對《漁業法》和漁業油價補貼政策進行了修改,鼓勵發展標準化漁業船舶,開發使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特別提出了加強對老舊漁業船舶的管理。《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要逐步淘汰老、舊、木制漁船,推進中小型漁船玻璃鋼化。玻璃鋼漁船的發展由此再度成為我國漁船裝備升級過程中的熱點內容。然而,我國玻璃鋼漁船的應用要真正實現快速推廣,仍然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近日,記者專門采訪了漁業發展戰略研究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博士張溢卓。他詳細介紹并分析了日本玻璃鋼漁船產業的發展歷程,以期為我國漁船玻璃鋼化提供借鑒。
技術基礎決定產業化程度
1970年是日本玻璃鋼漁船發展的“分水嶺”。張溢卓分析認為,首先,漁業大環境的改變為日本玻璃鋼漁船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自這一時期開始,很多國家紛紛設定了200海里經濟專屬區。日本被迫將遠洋漁船從外國漁場撤回,轉而發展以日本近海和沿岸為主的漁業。同時,日本還大規模削減漁船數量,比如,1977年由于蘇聯經濟專屬區的設定,日本在北太平洋作業的船舶由3163艘減少到1025艘,32%的大型漁船被迫退出海洋捕撈業。
其次,玻璃鋼造船技術有了明顯提高,大大推動了日本玻璃鋼漁船業發展。張溢卓介紹說,此前,日本玻璃鋼造船技術主要用于賽艇和休閑游艇。1959年,大型企業日本飛行機株式會社建造了最早的玻璃鋼船。不久,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也開始建造玻璃鋼船。由于玻璃鋼船重量輕、續航能力強、載重能力強,上世紀60年代末,市場對玻璃鋼漁船的需求逐漸增加。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后,玻璃鋼船穩定性差等缺陷得到彌補,玻璃鋼船的優勢凸顯,漁業組織和企業進一步加速了對玻璃鋼漁船的投資。由此,日本玻璃鋼漁船市場不斷擴大。
上世紀70年代以后,原來以木制和鋼制為主的日本漁船中,玻璃鋼漁船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981年,日本玻璃鋼漁船的數量首次超過了木制漁船的數量,并從此在各型漁船中占據首位。1977年,日本玻璃鋼漁船在漁船中的占比為31%,到了2013年,這一比例已達到97%。目前,不滿5噸的小型漁船均為玻璃鋼材質,占玻璃鋼漁船總數的90%。
協作與競爭結合提升規模
張溢卓認為,競爭與協作推動了日本玻璃鋼漁船市場的發展。1966年,日本行政機關、漁船研究學者、造船業界、材料業界等各方成立了玻璃鋼漁船研究會,并逐步形成產學研協作體系。
與此同時,大型企業紛紛致力于拓展日本玻璃鋼漁船市場的開發。作為日本最大的舷外機生產商,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利用自己的銷售網在全國開設了1000個銷售代理店,成功打開市場并取得良好的成績。當時,日本九州海域75%的海苔養殖玻璃鋼漁船約6000艘,由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建造。另一大型企業洋馬株式會社以岡山縣牛窗市為中心,規模化生產玻璃鋼漁船船體和小型漁船的柴油發動機,設立了柴油發動機全國銷售網點。
張溢卓強調說,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日本產生了一批依附大型企業生產的中小玻璃鋼漁船建造企業。大型企業利用先進的“模壓成型技術”生產大量船體,并運送到中小企業的生產車間,同時派送技術人員指導中小企業進行舾裝。隨著日本玻璃鋼漁船市場的成熟,一些中小型企業通過參加地方學會的方式學習玻璃鋼船船體成型技術,利用“手糊工藝技術”等簡易成型技術進行船體建造,漸漸能和大型企業進行競爭。這類專業中小玻璃鋼漁船建造企業的出現,打破了大型企業獨霸玻璃鋼船體生產市場的格局。大型企業生產的玻璃鋼漁船外形美觀、硬度高;中小型企業生產的玻璃鋼漁船則在價格上比大企業生產的低20%左右。
目前,從日本玻璃鋼船體的市場份額來看,3家大型企業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洋馬株式會社、東發株式會社的累計市場占有率約為50%。在19噸以下搭載柴油發動機的小型玻璃鋼漁船中,大型企業雅馬哈發動機、洋馬的市場占有率為45%~47%,不具備絕對的市場優勢,這也說明,日本有一半以上的玻璃鋼漁船是由中小企業建造的。
鼓勵優惠政策功不可沒
日本政府出臺的玻璃鋼漁船鼓勵政策,是助推玻璃鋼漁船產業發展的又一動力。日本制定相關政策為漁民提供低息融資,推動玻璃鋼漁船市場擴大規模。
據張溢卓介紹,1969年,日本政府實施“漁業近代化資金”制度,以鼓勵漁民通過低息融資購買玻璃鋼漁船。“漁業近代化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漁業系統的儲蓄金,通過全國各級銀行等向漁民提供借款利息補助。“漁業近代化資金”中以漁船改造和漁具更新的改造升級資金為主,還包括用于購買養殖種苗和漁具修理等特設的專項資金。為了鼓勵漁民購買玻璃鋼漁船和改造升級漁船,日本“漁業近代化資金”的貸款年利率為3%,償還期限最長可達15年。
近年來,日本政府進一步提高了對漁業貸款的總額度。例如2015年,對于20噸以上的漁船,日本政府分別向漁業生產者和養殖生產者提供3. 6億日元(約1800萬元人民幣)和1. 8億日元(約90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資金;對于20噸以下的漁船,提供9000萬日元(約450萬元人民幣)的貸款資金。張溢卓表示,日本的資金補助及貸款制度對亟待發展玻璃鋼漁船產業的中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文章來源:中國船舶報)